三種臭氧產生技術
上篇文章重點介紹了185nm紫外線燈輻射空氣與陶瓷片沿面放電這兩種產臭氧技術,本文將深入解析第三種:CD陶瓷板間隙氧氣放電產臭氧技術。
CD陶瓷板間隙氧氣放電產臭氧技術
01 作用原理
CD(Corona Discharge,電暈放電)陶瓷板間隙氧氣放電產臭氧技術是目前工業和水處理領域應用廣泛、效率高的臭氧生成方法之一。其核心原理是在陶瓷介質(通常為板狀)之間形成一個微小放電間隙,通入高純度氧氣,并在該間隙施加高頻高壓電場,使氧氣分子在高能電子轟擊下解離并重組形成臭氧。
02 二次供水領域
氧氣作為氣源與空氣放電不同,使用高純度氧氣作為氣源,可以顯著提高臭氧的生成效率和濃度,并避免氮氧化物(NOx)的產生,從而減少對設備的腐蝕和對水質的潛在影響。
在二次供水水箱自潔器中,CD陶瓷板間隙氧氣放電臭氧發生器通常是一個獨立的單元,產生的臭氧氣體通過專用的管道輸送到水箱中,并通過高效混合裝置(如射流器或曝氣盤)溶解到 水中,實現對水箱水體的消毒和凈化。
安力斯板式臭氧發生器
CD陶瓷板間隙放電臭氧產量和濃度很高,使用高純度氧氣作為氣源,結合優化的陶瓷板間隙放電設計,能夠產生遠高于紫外線法和空氣沿面放電法的臭氧產量和濃度(可達10-20 wt%,甚至更高),這使得其在處理大水量、高污染負荷或對消毒效果要求很高的二次供水系統時具有顯著優勢。且無氮氧化物產生,以高純度氧氣為氣源,避免了空氣中氮氣參與反應,從而消除了氮氧化物(NOx)的生成,避免了硝酸腐蝕設備和對水質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。
03 挑戰與價值
◇初始投資高:需配備制氧機、復雜電源和冷卻系統,設備成本高。
◇運維要求高:維護成本高,且對安全性有嚴苛要求。
◇出水品質很高:提供最高標準的飲用水,可消毒滅菌,有效去除微生物、有機物和異味。
◇適用場景關鍵:特別適用于對水質安全要求很高、處理水量大或水質復雜的環境。
安力斯-珠海高欄港項目
結論
二次供水水箱自潔器所采用的三種臭氧產生技術:185nm紫外線燈輻射空氣產臭氧、陶瓷片沿面空氣放電產臭氧和CD陶瓷板間隙氧氣放電產臭氧,各有其技術特點和適用范圍。
◇185nm紫外線法以其結構簡單、無二次污染的優勢,適用于小型水箱和老舊水箱二次供水改造,設備空間受限,無法提供機房等二次供水改造的場景。
185nm高輸出燈管常規尺寸
◇陶瓷片沿面空氣放電法在臭氧產量和濃度上有所提升,適用于中小型水箱。但其對氣源干燥度要求較高, 必須為該臭氧生器提供可靠的空氣預處理、空氣露點監測及水中及環境中臭氧濃度監控等條件。
◇CD陶瓷板間隙氧氣放電法則代表了臭氧生成技術的高水準,具有很高的臭氧產量和濃度、優異的能效比和無氮氧化物產生的優點,是大型、關鍵二次供水系統以及對水質安全有很高要求的理想選擇。
展望
在實際應用中,選擇哪種臭氧產生技術應綜合考慮水箱容積、原水水質、目標處理效果、運行成本、初始投資以及維護便利性等多種因素。
對于一般性的水箱自潔需求, 185nm紫外線燈輻射空氣產臭氧水箱自潔器可提供一個平衡的解決方案;而對于對水質有要求或處理水量大的場合,CD陶瓷板間隙氧氣放電法無疑是更優的選擇。